编者按: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近年来,理工青年先锋在科技攻关最前沿努力攀登、在社会建设新领域冲锋陷阵、在基层实践大熔炉历练成长,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理工青年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昂扬风貌和胸怀家国、笃行不怠的理工精神。
为激励引领我校广大团员青年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武汉理工大学团委特策划“理工群星·榜样的力量”专栏,集中展示第十七届“理工青年十大风云学子”“理工青年十大精英团队”,敬请关注。
“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能重来的生命。我期待能健康献血到60周岁,呼吁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
——张远圣
个人简介
张远圣,男,共青团员,武汉理工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坚持献血10年,参与无偿献血99次,累计捐血量达3.46万mL,相当于将全身血液换了7次,捐献的血液足以让173人得到及时救治,先后在武汉市献血点志愿服务36次,累计工时236.7小时,感召数百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
先后获得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经济学院院长奖章“济民奖”,被武汉血液中心与武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联合授予“2022年度宣传标兵”、“全城寻你”武汉地区高校无偿献血形象大使、2022年度武汉市无偿献血“最燃志愿者”。曾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三好研究生,发表论文多篇,外观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第五届“理工合伙人”创业挑战赛三等奖等。
一、始于十八成人礼,热血青年传家风
“捐献血液,捐献血浆,分享生命,经常分享。”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位固定献血者,更是我走上无偿献血公益之路的引路人。他常说,献血是治病救人的另一种形式。优良的家风熏陶培养出了我乐善好施的性格,也锻造了我的自强与担当。选择在18岁生日那天献血,是我内心深处早早地萌芽,慢慢地成长,深深地植根。
在我六岁那年,因为一次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头部受到严重的撞击。家人惊慌失措,立刻将我紧急送往医院。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血液成了拯救我生命的唯一希望。医生们的紧急抢救和输血支撑,才将我从危险中救了回来。从这件事起,我的整个家庭都深刻意识到了血液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也造就了助人为善的家风。在生命中最危险的时刻,是血液为自己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后来的每次献血,我都会更加坚定自己的内心:当年是有人无偿献血拯救了我的生命,而今我也将这份关爱持续传递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时间来到了我正在读初三的那年,在街头看到好多人在献血车前排队,我便满怀期待地上了献血车。但却被护士阿姨告知18岁才能献血,于是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18岁生日的那天参加无偿献血。高考结束后,父亲在我年满十八岁的那一天,带我一起登上了献血车。当天,我与父亲都成功捐献出400mL全血,也是在那一个瞬间,我向未来的自己许下“每年献血”的约定。家风,铸就了青年热心,尽己所能,助人为善。
二、坚持十年献血路,成就万血救百人
“献血是一种团结的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在新冠肺炎爆发期间,我了解到,除了半年捐献一次全血外,还有间隔期仅14天就能参与捐献的成分血——血小板。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热血青年,在疫情封城期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始终坚定信念,义无反顾地多次捐献血小板并参与抗疫志愿活动。
由于封城政策限制,人们不得随意外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积极联系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表达了自己无偿捐献血小板的意愿。得知情况后,血液中心人员非常支持,并为我办理了特殊通行证,确保我可以顺利前往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然而在到达血液中心后,我面临的另一个挑战便是如何通过严格的体检。
捐献血小板要求捐献者身体健康,各项指标正常,没有传染病等病史。为了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符合捐献要求,我调整饮食和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献血初检中,顺利通过了所有项目。然而,在捐献过程中,还需要克服心理障碍。捐献血小板时长达一到两小时,不免会让人感到紧张和担忧。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我鼓起勇气,顺利完成了第一次血小板的捐献。
截至2023年5月,我的无偿献血事业已坚持十年。我参与无偿献血99次,其中捐献全血1200 mL,成分血167个单位治疗量,累计捐血量达3.46万mL,相当于将全身的血液换了7次,捐献的血液足以让173人得到及时救治。
三、六十之约承诺坚,志愿精神无穷远
“一人献血百次,不如百人献血一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并自愿参与进来,2021年的“雷锋月”,我加入武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我利用周末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武汉街头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先后在中南路、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江汉路、王家湾、光谷广场等武汉市各大全血献血点志愿服务36次,感召数百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工时累计236.7小时,获得星级志愿服务奖。同时我也已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并加入中华骨髓库,希望为生命垂危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疫情期间,在自己成功捐献血小板后,我利用社交媒体(百度贴吧、新浪微博、QQ群、抖音等)发起献血倡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传播捐献血小板的重要意义。我的无偿献血倡议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响应,在我的感召下,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中来。我在武汉献血志愿者群认识一名同为研究生的志愿者,每隔14天就会相约同去血液中心。同门的师弟师妹以及一些亲朋好友也受到感染,陆续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同时,我也通过武汉血液中心与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交流,让献血车能够更方便进学校进行宣传与献血的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和居民参与到这项有益于社会的公益事业中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缺血的困难,为战胜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微薄力量,我被武汉血液中心与武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联合授予“2022年度宣传标兵”以及2022年度武汉市无偿献血“最燃志愿者”。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无偿献血,连接你我。分享生命,与你同行!无偿献血,传递生命的希望早已经成为了我人生轨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期待能健康献血坚持到60周岁,呼吁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希望到那时,下一代不会面临缺血的困境,人人奉献自己的热血将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通讯员:韦豪庆 编辑:于蕾、操一铭 审核:汪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