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302班的同学们走进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一班,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湿地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生态保护的种子。
活动伊始,武汉理工大学的陈浩轩同学化身“科普小老师”,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解什么是湿地。“湿地就像是地球的大肾脏,能够过滤脏东西,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干净哦!”陈浩轩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就抓住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随后,他依次介绍了湿地的作用、类型,还结合鄱阳湖、洞庭湖等实际案例,让小朋友们真切感受到湿地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讲解湿地受到破坏的原因及如何保护湿地时,小朋友们纷纷瞪大了眼睛,认真聆听,积极开动小脑筋思考问题。
在互动环节,科普团队邀请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去过的湿地以及对保护湿地的看法。“我去过东湖,那里有好多小鸟,可漂亮啦!”“我们不能往湿地里扔垃圾,要保护它!”小朋友们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积极踊跃地发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为了鼓励大家,张迅同学为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分发了支部成员亲手制作的文创产品,这些精美的小礼物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接着,秦赟悦同学向大家展示了宣教成员们精心制作的湿地模型。模型中,翠绿的水草、灵动的小鱼、栩栩如生的水鸟,将湿地生态系统直观地呈现在小朋友们眼前。小朋友们立刻被吸引过来,围在模型旁好奇地观察、讨论,纷纷表示下课后自己也要动手制作一份湿地模型,描绘出心中最美的湿地。
此次湿地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让华师附小一年级 一班的小朋友们了解到湿地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为武汉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平台。通过大手拉小手,在小朋友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保护湿地的种子,让生态文明理念得以传承和发扬。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保护湿地、守护美好家园的行动中来。
(通讯员:王诗彤;编辑:岳晟达;审核:岳晟达)